致力于推动航空科技的普及与发展,配备有 先进的无人机模拟飞行训练系统和实操飞行训练场地, 拥有一支由资深无人机飞行教员、航空与家组成的教 师团队,确保学员能够获得高质量的教学体验

报名热线:

400-000-5525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

低空经济催生“飞手”新职业:无人机人才缺口达100万

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589

低空经济催生“飞手”新职业:无人机人才缺口达100万
随着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无人机已从航拍、表演等娱乐领域拓展至农业植保、电力巡检、物流运输、地理测绘等生产生活场景,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工具。然而,这一新兴业态的快速扩张,也暴露出人才短缺的严峻挑战。据测算,我国无人机操控员(“飞手”)的就业缺口已高达100万人,这一数字不仅折射出行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更揭示了人才培养机制与市场需求之间的深层矛盾。
一、低空经济崛起,“飞手”成香饽饽
近年来,我国无人机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截至2024年6月,全国实名登记无人机已超过187.5万架,新注册量同比增长近50%。与此同时,低空经济被列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多地政府与企业正加速布局低空综合运营平台、智慧物流等场景。在此背景下,无人机“飞手”成为炙手可热的职业选择。
从行业需求看,电力巡检、城市智慧系统、航测等领域对“飞手”的需求尤为突出,薪资水平从8000元到3万元不等。例如,电力公司通过无人机巡检,效率较人工提升5-8倍,且能精准识别线路隐患。此外,快递物流、农业植保等场景的无人机应用也催生了跨城急送、精准播种等新业态。
二、考证热潮难解人才之渴
面对行业需求,多地培训机构纷纷开设无人机驾驶执照考试课程。仅上海一民航局指定考点,2024年便迎来大量考证者,其中不乏希望转行进入无人机行业的年轻人。然而,“一证在手,工作无忧”的理想状态并未实现。
招聘平台数据显示,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对“飞手”的招聘普遍要求3-5年经验,且薪资过万岗位占比有限。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专家指出,当前培训机构多聚焦于基础操控技能,缺乏与实际应用场景的深度结合。例如,电力巡检“飞手”不仅需掌握无人机操作,还需熟悉电网结构、故障识别等专业知识,仅靠考证培训难以胜任。
三、产教融合:破解人才短缺的关键路径
要填补百万级人才缺口,需从培训体系、政策支持、技术创新等多维度破局。
产教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重庆、深圳等地已通过校企合作探索解决方案。例如,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与国网永川供电公司联合培养“飞手”,课程涵盖无人机操作、电网巡检技术等实战内容,毕业生可直接上岗。此外,职业院校开设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结合企业需求定制课程,缩短人才培养周期。
政策引导,完善培训与认证体系
2024年实施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明确要求持证飞行,推动了考证热潮。但专家建议,未来应进一步细化培训标准,增加超视距飞行、应急处理等高阶技能考核,并推动“理论+实操+场景模拟”的综合认证模式。
技术创新,赋能培训与行业安全
5G-A网络的全面部署为低空通信提供了基础设施支持,结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未来无人机培训可融入虚拟仿真、实时纠错等智能化元素,降低培训成本与风险。同时,民航局正推动智慧监管体系建设,通过精准监测与协同控制提升飞行安全水平。
四、结语:多方协同,共筑低空经济人才高地
无人机“飞手”的短缺,本质上是新兴业态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脱节的产物。要解决这一问题,需政府、企业、院校协同发力: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优化培训环境;企业结合实际需求定制人才培养方案;院校则需紧跟技术发展,培养兼具理论深度与实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唯有如此,才能让“飞手”真正成为低空经济腾飞的“翅膀”,推动产业迈向更广阔的天地。

(本公司是国内获得中国民用航空协会认证并授权第一家无人机培训考试的报名平台!公司始终坚持以互联网+为依托,以大数据为中心,为所有有志于低空经济产业的各位朋友提供智能,快捷的技术支持服务!让各位想从事无人机考证的学员少走弯路。快速匹配各地的无人机培训资源与用工企业,在本平台报名的学员均可获得后期的免费推荐就业。联系电话:400-000-5525)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